一条咸鱼十洲

杂食上天,什么都吃

[质问箱] 细节资料查不到怎么办?通篇都是对话怎么解?

这个提问来自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的LOF自带问答(你们可以试试点进去能不能提问=-=我自己点是可以的qwq):


这是一个好问题!如果追求写实,考据是免不了的。

而考据难度是分档次的,整体来说分两档。

第一档,度娘一问就知道,比如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第二档就比较困难了,能不能查出来,大部分时候都看脸。脸好,可能有研究这个的做过科普或者你认识相关人士;脸不好,可能就要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会了。(没准遨游完了也找不到呢。微笑.jpg)

下面是脸好的时候能直接找到科普的途径:

在知乎瞎扯淡和专业人士的回答中挖掘真相。知乎虽然在开放注册以后整体质量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社交媒体。(实际上在我周围有不少人已经把知乎当高端百度用了=-=)

或关注一些靠谱的微博博主、微信公众号、AB站UP主等。具体你发现的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靠谱,就得靠自己判断了——他的言论(观点)里,你知道的部分和他说的一样吗?有权威人士公开撕他吗?他自己有科学精神、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后敢于承认吗?等

在专业论坛/媒体中寻求答案。比如果壳(自然科学)、丁香医生(医学)等。

直接问相关人士,比如问医生如何做心肺复苏、问某国留学生该国考试的得分怎么计算等。

下面是脸不好的时候如何遨游知识的海洋:

首先,搜索CNKI有没有做过相关研究。以问题中提到的考据点为例,可以搜“英国,民俗,历史,餐饮,十九世纪”等关键词排列组合。

很不幸,嗯,我,没找到。

然后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找找该领域的推荐书单,如果特别细节,就扩大范围。比如:能否打包-餐饮-民俗,找英国民俗史或者十九世纪末的英国这类书单。然后去图书馆或书店翻,或者找PDF,不要买回来看,相信我,这种东西你只有下次写到这里的时候才会再次翻开,省点钱不好吗,(过来人的沧桑语气)

如果还没有的话,可以找反映那个时代或那个时代的作家写的文学作品(后者更佳),碰碰运气。就像看《红楼梦》完全可以考据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了,衣食住行都有。

实在考证不出来(不想翻书了),可以通过已知信息做合理推论或改换描写角度,只要你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的话,99.9%的读者不会发现违和,更不会去考据。比如,现在法国的面包店会用过期报纸包法棍,第三世界国家的小贩旧报纸叠成各种样子装几乎一切食物(包括炸虾卷饼等),我国纸质包装包点心的年代也才过去不久——那么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店主用报纸给人包三明治就是可能发生的、合逻辑的事件。但是你不能写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店主用报纸给人打包土豆浓汤——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人会尝试用报纸盛汤。

另外还可参见太专业不会写又考证不出来怎么办


下面这个问题来自不知道为什么刷不开好不容易刷开了还是个神奇模样的质问箱——所以咱们还是用LOF自带问答吧:


首先关于怎么写出精彩的对话本身,也即双引号之内的问题,推荐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如何创作炫人耳目的对话》这本书,点题目直达我的读书笔记。

然后说,对话表现力不够以及对话篇幅太大的问题——这其实是双引号之外的问题,并且是相关的。

我们假设你双引号之内的处理已经合格了,但受限于文字的表达方式,一定是有引号内话语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个适合,就需要引号外的东西进行补充。

首先,一个很基础很基础的东西,就是“XXX说”这个玩意,把它的位置乾坤大挪移一番,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尾,还有的插中间,就能让你的文章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同时,“说”字是一个很有发挥空间的东西。在让人物“说”之前,你可以让他先踱步,让他先跳起来,让他皱眉——可以加入各种动作和感情。而“说”本身,也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可以“喊”可以“喃喃”可以“自语”,还可以直接表现出他说话的目的、心情等,比如“挑衅说”“叹道”“嘲讽道”。

其次,对话表达的局限性确实需要描写和叙述的补充(留白另说),而这些补充描写如果足够细腻、丰满、精准等(看你的文风),非常好地表达出了人物的状态,就不会让你产生篇幅的困惑了——既然已经表达出了想要表达的东西,谁多谁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栗子,比如一个“唉”字,单看引号内,你只知道这个人在叹息,对于人物的心情展现必然是不到位的。加不同的补充描写与叙述,就能让这个字的情绪得到不同方向的延展。

一:

“唉。”老太太看着被风风火火的少年人甩上的门,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毛躁,他的领导就不会嫌弃他的吗?可她转念一想,这小子到底嘴甜会哄人,大约没人会真心嫌弃他的,于是又忍不住笑了。

二:

“唉。”老太太看着被风风火火的少年人甩上的门,又看了看桌上刚刚准备好的饭菜,忍不住摇了摇头。她在桌边站了一会儿,把多出来的一副碗筷拿到了水池边,又拿了回来,自己坐在了桌子的另一头,拿起筷子吃起了饭。

事情就很不一样了。当然具体怎么写描写、怎么把握人物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至于构思从对话起,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习惯不同而已。

评论(6)
热度(65)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一条咸鱼十洲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