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咸鱼十洲

杂食上天,什么都吃

[观后感]西装革履不等于文明

西装革履不等于文明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观后感,不忍心看第二遍,部分细节可能有出入

*有些东西既视感强烈,强烈建议自己看全篇(B站有资源)

 

“我们的文化是最好的文化,而且这里没有女人的位置。”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姿态放松地坐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而不久前就有一群愤怒的人在街上待了一个月,与高压水枪和烟雾弹对峙——为了让几个强奸犯得以被判处死刑。

“没有正经的女孩子会在晚上7点,或者也许是8点以后出门的,如果非得出门,她们应该由父亲或者丈夫之类的家人陪同。”其中一个犯人说,他的潜台词是“她活该”。

 

这几个男人的受害者是一个出身底层家庭的女学生,她的父母用“月亮的礼物”给她命名——这样的重视“应该”是给男孩的。

她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并且有了一个理想:在家乡建一所医院。

“我们没有钱供你学医。”她的父母说。

“你们不是准备了给我结婚用的钱吗?用它来让我上学。”她说。

然后她就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尽管她不得不在学业之余打工补贴生活费,但她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

出事的那一天是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她的同学邀请她出门放松,她答应了,出门前对母亲说两个小时后回家。

她显然是一个“正经”极了的女孩子,认真生活、努力学生,家庭和睦——也没有债务。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她会带给这个世界很多美好的事情,她会救很多人的命,也许会如愿以偿地在家乡建立起一所医院。

但一切都在那个晚上戛然而止了。

她和试图帮助她的男同学一起被鲜血淋漓地扔下了车,三十多个人围着他们,很久之后才有人替他们盖上了一条从对面宾馆弄来的床单并叫了救护车。

“我对她说妈妈在这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的母亲说,“但是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医生说了她活不过三天了。她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给你添麻烦了’,这是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位一直讲着印地语的母亲用英语重复了她女儿的遗言。

她和她丈夫并排坐在一起,端端正正地挺着脊背,穿着陈旧却干净整洁的衣服,眼睛里没有任何神采。

 

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也陷入了同样的绝望,她很漂亮,戴着一条颜色鲜艳的头巾,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子。

她的丈夫被判处了绞刑。

“他不可能做这种事情。”她重复了几遍,才继续说,“女人要靠丈夫才能活命,我没有丈夫了,我要怎么活命?我想过死,但是我的儿子,他才这么小,他什么都不知道。我能怎么办?”

她直视着镜头,连珠炮般一句句地逼问着。

她的逼问是合情的,因为监狱里有只被判了几年监禁的犯人曾经侵犯了两百名女性。

“这是他记得的,我相信还有更多他不记得的。”狱卒说,“不过这很正常。”

被处以绞刑才是不正常的,只是迫于持续了长达惊人的一个月的游行示威,才有了这样一个判例。

 

纪录片完整地展现了受害者、加害者和他们的亲人朋友的状态以及来自各方的声音,即使这样,这部纪录片仍然在印度遭到了禁播。

因为这几个家庭的悲剧背后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无数个西装革履侃侃而谈的男人和无数个默默无闻大字不识一个的女人。

这个女孩子诚然是不幸的,但因为她“大学生”的身份,她的死能掀起浪潮,又是一种可悲的幸运。

在动物的世界里,弱肉强食,最强的雄性占有最多的雌性,到处都是由力量决定的强买强卖——但我们自诩为“人”并非因为我们穿上了设计精良的衣服,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用单一的肉体标准评判彼此。

这个女孩子的父母干着收入微薄的体力工作,但无疑已经走在了“文明”的前列。

他们拿着相册,带着笑意展示这他们女儿幼时的照片,但一切已经回不来了。

评论(19)
热度(262)

© 一条咸鱼十洲 | Powered by LOFTER